在城市公路上,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安全员的辅助下,稳稳穿梭于车流之中;在居民区里,小巧灵活的无人配送车,可以将物流件送到大楼旁边;在小型港口锚地,可装载集装箱的无人驾驶货运车,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
目前,智能网联汽车在他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9月16日至19日,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上海市顺义区举行,来自中国智能网联领域的200余家展商参展。大会提供了一扇窗口长春稳展汽车租赁有限公司,让观众近距离了解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新科技、新产品、新产业。
多地开启道路测试
行业迎来高速发展
“展厅里如何有荣京东街的路牌?”在上海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展台,不少造访者看到,展览将一条位于上海市经济科技研发区的智能车联开放公路“搬”了回来。
通过大屏幕,参观者能看见荣京东街两旁的灯柱杆上,都加装了传感器和无线通讯科技设施,实时收集地面信息;在门口的地铁站台,乘客有序登上无人驾驶地铁车;在写字楼前的广场,有人在借助无人零售车购买食品。
“这些都是上海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1.0和2.0阶段获得的成果。”展区工作员工告诉记者,自2020年9月示范区开展建设以来,北京市经开区即将投产329个智能网联标准路口,双向750公里城市路面和10英里高架道路实现“车、路、云”一体化用途覆盖,初步建立了城镇级项目实验系统。目前,示范区3.0阶段建设任务已全面推进,未来,北京还将建设全市统一的智慧城市专用网络,逐步推动3.0阶段全域信号沿路覆盖;推广千台以上高级别车载终端的适配应用;设立全市统一标准的云控系统等。
虽然是上海,全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全力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作发展。广东省深圳市出台《关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允许已获得远程检测资格的汽车在远程监控保障下进行公开道路整车无人的手动驾驶测试。今年3月,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发放首批12张无人驾驶测试牌照,4辆无人驾驶地铁车和8辆无人驾驶出租车上路测试。
相关部门也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给予制度支持。近期长春汽车租赁公司,印发《关于做好智能网联汽车高效率地图应用试点有关工作的通告》,在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六个城市加强智能网联汽车高效率地图应用试点,形成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手动驾驶相关地图安全应用科技路径和示范方式。交通物流部发布第一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工程,涵盖了来自广州、天津、上海、长春、合肥等10余个城市的试点项目。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步伐推进,政策法规是行业迅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装备工业一司副主任郭守刚在本次会议上表示,全国已有近30个城市总计为80多家企业发放了达到1000张道路测试牌照。
同时,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坚持自主创新,推动产业迈入高速发展时期。
在峰会闭幕式上,副主任辛国斌表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具有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销量超288万辆,渗透率升至32.4%,同比下降46.2%。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车用操作平台、大算力计算芯片、激光雷达等关键科技获得突破。全国开放各级测试铁路达到7000公里,实际道路测试里程达到1500万英里,在测试示范区及相关的试点城镇完成了3500多公里公路智能化升级改建,装配路侧网联设备4000余台。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关键科技研究与行业化已获得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关键科技开发进入中国并跑阶段。”中国项目院院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委员长李骏认为长春稳展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当前,中国尚未产生了较为加强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链。随着汽车与电子、软件、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个行业的跨界整合和协同变革,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逐渐产生了覆盖“车、路、云”的立体网状生态平台。此外,在激光雷达、算法、AI芯片、智能座舱、北斗定位等关键科技上的自主开发均获得突破,部分产品已推动量产应用,有力地支撑了美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应用场景更加广泛
满足用户多元需求
比如技术上的不断突破,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场景也更加多元。
“在我家附近,经常能看见无人驾驶的外卖配送车,感觉还挺有意思。”展会现场,家住上海市通州区的陈女士,驻足在美团展台前,认真看到一台比家用小汽车型号略小一些、黄黑色相间的小车。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实时配送需求的降低,无人配送正作为新态势。智能网联汽车在该领域大有可为。
“2020年2月,这款手动配送车落地顺义,主要为客户提供生鲜配送。它无法将货送到大楼单元楼下,一次性载重可达150千克。”展区工作员工向游客们介绍,配送车自动停在选定地点后,用户只需点击车身侧面的小屏幕,输入取件信息,车厢门才会向上开启;客户取货后,车辆会自动驶离。“目前,它的配送范围覆盖了顺义50多个社区,还有学校、商场、工业新城等30多个公共场所。常规化运营两年多来,自动配送车已累积配送超240万单,自动驾驶累计测试里程数超150万英里,自动驾驶里程占比高于97%。”
看完演示后,陈女士向记者表示,这种新型配送模式既能节约人力,又非常方便,她很希望自己能在这次点外卖时,实际感受一下。
只是,据美团自动车配送部总顾问夏华夏介绍,自动配送实现大体量落地仍需科技进一步成熟。与其它自动驾驶汽车相比,自动配送车主要应用在城镇末端3公里的交通场景中,需要应对更多样的障碍物种类和更复杂的交通交互场景。比如,一些小区内部道路两旁停满汽车,供手动配送车行进的路线非常狭窄;小区内会有众多父母、小孩活动,自动配送车必须更灵敏地避让等。“这对自动配送系统的预测能力,人机交互能力,‘车、路、云’协同能力,意外场景应对能力和安全能力等,都强调了极高要求。”夏华夏认为,要推动自动仓储车大体量商业化落地,还需全行业链共同努力。
比如无人配送,智能网联汽车在干线货运的应用同样发展很快。
福田汽车展出了一台3米多高、全身黄褐色的重型货车,十分出色。车的驾驶室一侧配有激光雷达,7个摄像头隐藏在车身四周。据工作员工介绍,这款智能驾驶轻型货车,主要服务于干线货运,可应用在高架道路、港口、矿山、物流园区等场景,已无法满足L4级别自动驾驶用途,即除特定情况需要人工介入外,车辆可自主决策所有驾驶操作。
“我在一些港口见过无人驾驶货车运送货物,感到智能网联汽车在仓储领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参观者朱海涛告诉记者,他平时更加关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动态,此次前来观展,最感兴趣的只是智慧物流相关产品。“像港口、物流园这种区域,都是封闭道路,更易于控制风险,对自动驾驶汽车来说更容易落地。新科技、新产品投入应用后,也更容易看到经济效益。所以我很看好智慧物流在将来几年的发展前途。”朱海涛说。
“为支持高强度的货运物流和行业链供应,当前物流行业积极应用智能网联科技,并且即将从过去的探寻尝试,发展到现目前的迫切需要。”清华学校互联网行业研究院副主任刘大成指出,从物流的智能分拣机器人,到货运物流汽车的车联网,再到终端的手动配送,智能网联极大地提高了物流行业的运行精度。“低成本、高效、便捷、智能化作为物流行业发展的新态势,而这些差异在智能交通场景下正在逐渐普遍。”
车网协同日趋成熟
安全问题不可小视
智能网联汽车,有“网”才能推动“联”。本次年会,提供网络服务的供应商也带给了其在智慧交通领域获得的最新成果。
在中国移动展区,记者首先留意到一些带着天线的小塑料盒。“这些模组可以分别安装在路侧端和车端,用以发射和接收信号,然后借助云控系统,实现车路协同。”据工作人员介绍,利用这种信号接收装置,车辆能获得位置、路面拥堵程度、信号灯情况等信息,感知时延为微秒级。现在,中国移动已参加到上海省苏州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和上海(江北城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的基础设备建设中。仅在上海,已经有达到10万辆车加装了车端信号装置。
如果说云控系统让“车”与“路”实现了信息互通,那么车联网卡则是为了帮助“车”与“人”进行更好的交互。
“可以把车联网卡理解为插在汽车里的SIM卡(用户识别卡)。有了这个卡,智能网联汽车就可以像手机一样与你互动。”展区工作员工向记者举例,比如车停在门口,你可以远程给它发一个短信,将车开启;汽车遭遇紧急状况,则可以借助语音平台呼叫救援中心。
在展区另左侧,一名工作人员用遥控器操作着一辆汽车来回移动,同时,旁边的显示屏上出现一道红线,精准标识出了汽车的移动线路。“这里展现的是室内北斗高效率定位系统。”工作员工告诉记者,一般在展厅这种室内环境下,车辆是能够接收到北斗定位信号的。但在现场的横梁上,加装了一套室内定位设备——看起来像是几个黑色的、圆圆的“蘑菇头”,它们帮助汽车实现了即时精准定位。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都遭遇过这种的画面——车开进高速铁路高架时,手机地图提示导航信号弱。如果隧道里安装了这套室内定位平台,此类难题就会受到缓解。”该名工作人员说。
安全难题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不可忽略的重点。这其中既包含汽车驾驶的功能安全,也包含汽车的信息安全、数据安全。
公安部聚焦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测试通行、违法事件责任等弊端,积极推进《道路交通安全法》完善修订,推进《国家车联网行业标准模式指南(车辆智能管理)》10项技术标准申报编制,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成就良好的法规标准环境。
今年,印发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制造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要求提高汽车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软件更新、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管控。近期,发布《国家车联网行业标准模式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2年版)》(征求看法稿),提出到2025年,制修订100项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并贯穿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等安全标准,满足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产业发展和政府管控对标准化的需求。
本次会议上,网络安全管理局副主任张光明表示,推动建设车联网安全形势感知系统,强化车联网安全风险防控防范,打造网络安全威胁和漏洞信息共享系统,构建车联网安全漏洞专业库,并与行业链重点企业成立监测通报和协作处理模式。此外,还指导建立安全信任和管控系统,实现不同汽车车联网证书管理平台互认通信,组织举办车联网身份认证和安全信任试点工作,支持近300家行业链主体,联合召开科技攻关,促进相关行业科技整合发展。
“突破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关键科技,需要政府主导下的政、产、学、研、用等多方面配合。”李骏表示,面对新的安全挑战,只有高度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才能将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成为为中国最安全的汽车。
欧拉河南首家4S店北京源通店盛大开业
2023-02-01长春婚庆汽车租赁价格一览表
2023-02-01GeekCar日报:一汽集团打造「挚享」租车平台
2023-02-01最新吉林法人手机名录下载.xls
2023-02-01【神州租车】2022秋季校园招聘
2023-01-31告诉你租赁保险
2023-01-31长春市交通运输局加强推动出租汽车行业智能化监管系统建设和车载终端安装工作
2023-01-31长春新区2022年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工作员工公告
2023-01-31【关注】长春车主注意啦!经营网约车,车型不符将受罚
2023-01-30中国一汽招聘官网
2023-01-30“汽车城”长春:从全球第一到美国最大
2023-01-30【驰而不息重拳治理】全力维护出租汽车市场秩序,为长春市民创造良好出行环境
2023-01-30